随着冬季来临配资网上配资炒股,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加大,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儿童作为易感人群,就诊需求激增。记者从青海省多家医院获悉,近期儿科门诊就诊量较往日翻倍,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患儿扎堆就医,各级医院也通过多项举措应对诊疗高峰。
冶建军为患儿查看病情。
儿科门诊就诊量翻倍
11月13日,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门诊,周女士抱着不到两岁的儿子前来就诊。她告诉医生,孩子前一天最高体温达38.6℃,伴随咳嗽症状,吃药后症状没有好转。医生查看孩子的症状后,为其安排了甲流咽拭子检测,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精准治疗。
“由于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易在人口密集、密闭空间发生交叉感染,近期医院接诊的患儿中,呼吸道感染占比较高。”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冶建军说,病原以病毒为主,其次为细菌、支原体,流感,不同时段病原占比有所波动,近期甲流检出率显著上升,支原体感染则持续存在。患儿多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伴有咽痛、肌肉酸痛、头疼等症状。
展开剩余81%记者从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了解到,目前医院迎来诊疗高峰,门诊量已从平时的800人次左右翻倍,最高达1700人次。
邱晓莉给前来就诊的孩子做检查。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量持续攀升,门诊、输液区域随处可见抱着孩子的家长。诊室里,医生正忙着为患儿查体、问诊、开具医嘱,详细询问症状、排查病因,诊疗秩序忙碌而有序。
“小朋友哪里不舒服?是全身酸痛、发烧吗?”
“从昨天晚上开始的,还浑身发冷、嗓子疼。”
“班里有没有其他同学感冒?”
“有!”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室里,副主任医师邱晓莉一边耐心问诊,一边示意患儿张大嘴巴、抬头,检查完咽腔后她叮嘱孩子戴好口罩。
邱晓莉说,眼下正是流感高发期,近期就诊患儿多以发热、咽痛、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部分伴有咳嗽,经检测多为甲流(H1型流感)感染。她提醒家长务必做好孩子的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医院多举措缓解就诊压力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儿童聚集性发病显著,青海各级医院儿科每年均面临较大接诊压力。记者走访后得知,立冬后,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及西宁市部分诊所就诊量明显上升。为高效应对这一情况,各大医院紧盯就诊量变化启动应急预案,多举措疏解诊疗压力。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针对就诊量突增情况,制定了延长门诊接诊时间,安排专家门诊医生夜间支援急诊科等措施,最大化接诊患儿。优化就诊分流,将发热患儿引导至发热门诊专区,避免交叉感染,提升诊疗效率。周末增派专家接诊半天,缓解高峰就诊压力。同时统筹后勤及机关保障人员参与门诊疏导、秩序维护与患者安抚工作,全力应对诊疗高峰。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在原有24小时急诊、专家门诊与普通门诊全覆盖基础上,增开午间及夜间门诊,优化诊疗流程并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实现挂号、问诊、检查、取药全流程高效衔接。医护团队实行弹性排班与轮班值守,以高效服务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保障诊疗及时精准。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疗忙碌有序。
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通过扩容诊疗资源,新增两个流感诊室分流压力、缩短候诊时间。延长就诊时段,中午门诊及急诊正常开放,满足上班族、学生群体错峰就诊需求,确保诊疗不中断。
此外,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秋冬季传染病流行趋势研判及健康风险提示发布会上了解到,针对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流感及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特点,我省多措并举提升秋冬季传染病救治能力。省级层面指导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等综合医院及重点专科医院开展床位整体调控,开放床位6608张。同时,以“分级诊疗”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目前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立发热门诊,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提供24小时不间断医疗服务,有效满足群众秋冬季就医需求。
一大早,家长和孩子等候打点滴。
专家支招筑牢三道防线
“儿童免疫功能特殊,秋冬季节需重点做好预防,通过‘外阻—内强—主动免疫’组合拳降低疾病风险。”冶建军结合当前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特点,为家长送上三道防线建议。
第一道防线是阻截病原体,做好外部防护。在商场、公交、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或身边有呼吸道症状者时,需为孩子戴好合适口罩,确保覆盖口鼻并及时更换。外出归来、饭前便后等关键节点,教孩子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无水时可用含酒精免洗洗手液替代,同时养成不摸脸的习惯,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
第二道防线是净化环境,切断传播媒介。建议每日开窗通风2次至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寒冷天气可采用“对流通风”避免孩子着凉。对门把手、玩具、桌面等儿童高频接触表面,定期用稀释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导诊人员引导家长就医。
第三道防线是增强自身抵抗力,守护呼吸道黏膜健康。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以促进免疫系统修复。天气晴好时坚持每日户外活动,避免“龟式静养”,通过适度耐寒锻炼提升免疫力。穿衣采用“洋葱式穿衣法”,便于增减衣物,避免出汗后着凉。
多位儿科医生共同提醒,疫苗接种是主动预防的“王牌”,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建议全家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家长应以身作则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回家先洗手换衣再接触孩子。家庭成员或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需及时隔离,孩子生病后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西海新闻记者 徐变银 文/图
来源:西海都市报配资网上配资炒股
发布于:北京市汇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